在全球能源市场变化莫测的背景下,2024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将迎来诸多利好。根据信达证券发布的公用事业行业报告,天然气消费与成本竞争力明显提升。对于广大投资者和能源政策制定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条需要我们来关注的市场动态。
2024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将明显地增长,其中亚洲区域,尤其是中国,成为推动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中国天然气消费的增量巨大,在亚太区域的消费占比持续提升。随着国际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复苏,预计全球气价将在波动中小幅上行,但整体供应宽松的市场环境将为未来的价格趋势提供保障。
俄乌冲突后的供给格局调整基本完成,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全球天然气生产国之间的博弈将逐步趋于稳定,为未来的长期契约和市场交易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感。从长远来看,全球LNG液化产能的投放将进一步丰富市场供应,使得需求国的天然气价格中枢趋向下行,进而缩窄与美国及欧洲市场的价差。
在国内市场方面,202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将继续增长,增速令人振奋。国产气和进口气量都将实现明显地增长,尤其是中俄东线管道气及LNG进口均可能带来较大增量。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供需格局日渐宽松,市场化气源价格进一步下降,为广大购买的人和公司可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对2020-2024年华北、华东、华南等沿海天然气重点消费区域的终端气源成本作对比后,报告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首先,国产气在沿海地区的终端成本较低且保持稳定,显示出其竞争优势;而进口气的终端成本却普遍较高,波动性大。值得一提的是,受俄乌冲突影响,过去两年我国进口气成本出现了显而易见地下降,这为国产气带来了新的竞争机会。
其次,在华南和华东地区,由于其距离主要天然气产地和进口管道气到岸边境较远,国产气和进口管道气的终端成本相比来说较高,LNG的竞争优势将显得更明显。预计未来一年内中俄进口管道气的成本降幅有限,长久来看,油价中枢的下行趋势将为改善成本提供了可能。
特别是在2023到2024年这一时期,国际能源市场显示了油强气弱的动态。由于油价挂钩型长协的高成本,HH(Henry Hub)挂钩型长协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在两到三年的前景预测中,一旦油价中枢下行,油价挂钩的长协的竞争力将得到增强,与此同时,气源的多样化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选择。
对于城市燃气及资源商而言,采购成本的下降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未来,随着非管制气合同价格有望下降,补贴的需求和中亚和中缅进口管道气的销售亏损等多重因素将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全力发展市场化定价,将会是未来资源分配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2024年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将受益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城市燃气公司及资源商在新一轮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将会更看重气源的多样化与成本优化。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促进下,天然气的使用将广泛普及,助力国家在能源转型与环保节能方面的目标。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未来市场中,天然气有几率会成为新的亮点和机会。既有增长空间的市场回暖,以及油气市场的相对宽松,都将为参与者提供更大的优势和空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