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公告

2025年韩国绿色能源及氢能展GBW 2025

来源:tvt体育    发布时间:2025-04-28 11:28:09

2025-04-28

将在韩国首尔举行,作为东亚地区聚焦可持续能源发展的专业展会,该展集中展示氢能、太阳能、 ...

  将在韩国首尔举行,作为东亚地区聚焦可持续能源发展的专业展会,该展集中展示氢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技术与产业应用。展会面向政策制定者、科研机构、制造企业与投资机构,致力于构建覆盖绿色能源全链条的展示与交流平台。

  2025年韩国绿色能源及氢能展GBW 2025将关切氢能在交通、发电与储能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重点展示氢燃料电池、加氢站技术、储氢材料以及氢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同时,也将设立专题区域呈现太阳能、风电、生物能等多元化能源技术路径,体现清洁能源融合发展趋势。

  参展企业涵盖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系统集成与能源服务等多个环节,推动跨领域协同创新。展会期间将同步举办技术论坛、标准研讨、投资对接等多项专业活动,为公司可以提供前瞻政策解读、市场趋势分享与合作机会。

  作为韩国推进碳中和战略的一部分,2025年韩国绿色能源及氢能展GBW 2025也将反映国家在绿色能源政策制定、产业支持机制及国际合作方面的最新动态。展会期间,政府部门、国际机构与产业代表将就能源转型、绿色金融、产业标准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通过聚集产业资源与政策信息,2025年韩国绿色能源及氢能展GBW 2025旨在推动绿色能源商业化落地与区域一体化发展,逐渐增强韩国在亚洲绿色能源发展格局中的枢纽作用,为构建可持续能源未来提供务实支撑。

  1、光伏储能:智能电网、光伏储能电源/并网逆变器/扬水逆变器、储能变流器、UPS电源、防静电逆变电源、稳压器、整流器、电阻滤波、BMS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管理系统、能源监控管理系统、离网型家用储能系统、锂电UPS系统、大功率器件集成等;储能电池设备、包装/焊接/激光/检测设备、太阳能供水系统及产品;太阳能集热采暖设备;太阳能建筑应用;太阳能组件、PV制造设备、硅原料、充电设备、储能设施、传输设备。

  2、风电设备与系统:叶片及其相关材料、复合材料、铸锻件;齿轮箱、轴承、润滑油(剂);发电机、变压器;塔架、塔筒、桩基;锚固系统;与风力机配套的各类液压泵;控制类远程监控系统、变流器;变桨与偏航系统;制动系统;安全类雷电防护系统;线缆类陆海电缆及配套。

  3、核能发电技术设备:压水堆核电站、沸水堆核电站、重水堆核电站、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快中子反应堆核电站、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浮动式核电站、反应堆能承受压力的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安全壳、核级阀门、核级管道、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给水加热器。

  4、氢能源技术:常规氢技术和应用、环境方面和氢能技术的影响、氢能的传热技术、氢转化技术、创新的氢能源工艺和技术、可再生氢技术和应用。

  5、燃料电池及技术:电池工程解决方案、电池测试解决方案、电池仿真解决方案核氢、氢热力学、碱性燃料电池组件、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系统建模、电催化剂/电极(燃料电池和电解槽)、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组件、其他燃料电池组件、PEM燃料电池组件、氢作为燃料的其他应用、燃料电池的其他应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组件。

  6、氢气生产运输与存储:氢微加工技术、生物氢/生物气化、催化剂、电解、化石来源、太阳能氢/可再生氢、化学载体/氢化物、氢性质/安全/传感器、氢气管理、气体/液化、氢输送、氢气车辆。

  7、氢气基础设施回收与利用:脱硫过程、氢系统建模、基础设施系统建模、氢能的生命周期方面、管道/氢气基础设施/分配/加油站、纯化/分离/膜、废氢能源、回收氢基系统、可持续氢技术、氢基可持续性、智能电网中的氢气、运输和航空航天应用。

  8、氢动力总成解决方案:控制和电子工程解决方案、控制和电子测试解决方案、控制和电子设备仿真解决方案、E-Drive的工程解决方案、E-Drive测试解决方案、E-Drive的仿真解决方案、发动机工程解决方案、发动机测试解决方案、发动机仿真解决方案、变速器工程解决方案、传输测试解决方案、变速器仿线、氢能源车辆系统:

  电动两轮车的工程、测试、仿真解决方案;商业道路工程、测试、模拟解决方案;建筑设备工程、测试、仿真解决方案;乘用车工程、测试、仿真解决方案;拖拉机工程、测试、仿线、国家战略/协会/评估:氢能应用的经济学、绿色氢气、氢的历史、氢经济/商业化/规范和标准、氢战略,政策和路线图

  韩国政府格外的重视绿色能源与氢能的战略地位,将其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路径之一。近年来,国家通过《氢经济促进法》《再次生产的能源2030战略》等政策文件,明确了以氢能为突破口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方向,并设定了氢能汽车普及、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绿色氢生产比例提升等具体目标。这些政策措施为市场发展提供了稳定预期与制度保障。

  在技术层面,韩国在氢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及氢储运等关键领域已具备较强研发能力,涌现出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尤其是在燃料电池商用化方面,韩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实现公交、货运、乘用等多个场景的示范运营。同时,国内也在积极推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实现“绿氢”在交通与工业领域的高比例替代。

  从产业结构来看,韩国绿色能源与氢能产业呈现“政策驱动+企业响应”的集群发展格局,形成了以首尔、蔚山、大田等地为核心的氢能产业带。产业链涵盖制氢设备、燃料电池、储运系统、终端应用等多个环节,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体系。在绿色能源方面,太阳能与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推动与氢能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

  此外,韩国热情参加国际氢能合作,通过与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标准对接、技术合作和供应链协同,强化在全球氢能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在亚洲氢能走廊及清洁能源交易方面,韩国正探索多边合作机制,以期在区域能源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这种国际化布局有望进一步拓展本土企业的市场空间与技术能力。

  再次生产的能源3020战略(Renewable Energy 3020 Plan):为提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比重,韩国制定《再次生产的能源3020战略》,目标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20%。该政策重点支持太阳能、风能项目的发展,通过财政补贴、土地政策和上网电价机制吸引民间与企业投资,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1年起正式施行《氢经济促进与氢安全管理法》,确立氢能为国家战略产业,要求中央与地方政府制定氢能发展计划,推动研发技术、市场应用和标准体系建设。法案还设立安全管理制度,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规保障和政策激励。

  韩国绿色能源及氢能市场正在进入政策驱动与市场响应双轮驱动的新阶段。随着全球碳中和承诺的加速,韩国将绿色能源与氢能作为国家能源结构重塑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柱,尤其是在“碳中和2050”战略引导下,绿色能源项目审批效率提升、氢能基础设施加速布局,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发展信心。

  在产业融合趋势上,绿色能源与氢能正在打通多个终端市场,实现跨领域协同。绿色电力被用于制氢,绿氢再反哺交通、工业与建筑能源体系,构建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氢能—终端应用”的循环闭环。同时,随着城市能源系统智慧化改造,氢能正成为智慧城市和绿色工业园区的核心能源选项。

  国际合作成为推动韩国绿色能源与氢能市场外延扩展的重要动力。韩国正加强与欧盟、日本、中东等地在绿氢生产、液氢运输和氢能标准建设方面的协作,参与多边清洁能源走廊建设。这不仅拓宽了能源来源和出口路径,也有助于建立区域氢能市场相互连通的合作格局,为韩国氢能产业“走出去”创造广阔空间。

  韩国绿色能源及氢能产业的发展正呈现出一种从“技术牵引”向“系统重构”的新格局。不同于以往单一品类的能源替代路径,当前的趋势更强调多能融合与基础设施系统化协同,即将光伏、风电、氢能、储能与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融合,打造具有预测性、弹性与智能调度能力的城市与区域级能源网络。这种以“智能系统集成”为核心的新模式,正在形成韩国能源产业差异化竞争的新优势。

  在地方层面,韩国正在加快形成“区域氢能集群”,构建基于城市特色和产业体系的多样化能源应用示范。例如蔚山聚焦氢产业带建设,首尔则推动绿电制氢与建筑能效协同,济州岛开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氢能的综合试点岛战略。

  同时,绿色能源与氢能产业也日益融入韩国的国际外交与科学技术合作战略中。韩国热情参加全球氢能领导者联盟、清洁能源部长级别的会议等多边平台,推动技术标准、认证体系和供应链稳定建设,并试图在全球氢能经济规则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绿色能源外交”策略,将韩国由能源进口国逐步转型为清洁能源治理的重要角色。

  韩国绿色能源及氢能市场近期呈现出以“本土化制造”与“供应链自主”为导向的新动态。在全球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地理政治学不确定性背景下,韩国政府和企业正加快绿色能源与氢能核心设备的本土生产布局,涵盖电解槽、氢气压缩机、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等关键环节。通过推进材料研发技术与国产替代,韩国希望构建更具韧性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减少对海外核心技术的依赖。

  绿色能源金融体系一步步成型,为市场提供了持续性资金保障。韩国正在完善“绿色金融分类标准”,推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与氢能项目纳入绿色债券、碳市场与环境投资基金的优先支持范围,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政策性银行与开发金融机构设立专项信贷通道,为新能源公司可以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助力市场稳定扩张。

  数据驱动的能源运营也成为市场演化的新趋势。韩国快速推进智慧电网、氢能云平台和能源数字孪生系统的部署,推动绿色能源的实时监控与氢气产储调配的自动化管理。在城市能源管理中,氢能被纳入“智慧城市底层能源架构”,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能源使用效率,实现低碳城市的精细化治理与多能协同。

  现代能源解决方案(Hyundai Energy Solutions):专注于太阳能与储能集成系统,市占率约为20%。

  斗山Fuel Cell(Doosan):在燃料电池发电领域活跃,涉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并网项目。

  浦项制铁(POSCO):发展氢冶金技术,同时投资绿氢与蓝氢项目,推进工业氢能化。